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閱讀新聞
閱讀新聞伴隨政策的調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放棄其地產業務。特別是資金越來越緊張,來自銀行貸款的資金同比已現負增長,信托融資成本攀升,這使得一些公司開始逐步退出這個市場。2011年整個房地產市場并購金額也創下近年來新高。2012年隨著市場調控的持續,地產并購將會越來越多,而這些都將反映在集中度提升的指標上來。
調控之下,龍頭房企開始逐步由一二線城市深入三四線城市。從最新銷售數據看,一二線城市銷售額占龍頭開發商總體銷售比重出現明顯下滑,三四線城市占比提升。我們認為這一趨勢在未來會得到加強。銷售額的變化源于土地出讓的變化,這使龍頭房企逐步吞噬了區域房企的市場份額。當前,龍頭房企在二三線城市拿地的規模越來越大,已經進一步到三四線城市拿地,在未來銷售額上,三四線城市占龍頭開發商銷售額的比重會逐步上升。
龍頭房企更具成長性
美國房地產集中度提升過程中,估值的高低與未來盈利的增速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未來復合增長率高其估值必定較高。如1989年到2006年間,美國新建住宅銷售復合增長7.32%,而前五大開發商銷售額復合增速遠超行業增速,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龍頭開發商估值較行業估值有溢價。1989年到2006年,標普住宅成分股漲10倍,美國地產龍頭如Pulte Homes、Lennar、Centex、TollBrothers 17年間分別漲17倍、48倍、15倍、29倍,且增速越快的房企股價漲幅最大。從估值角度,集中度逐步提高中,Pulte Homes與Lennar的市盈率估值均值在11倍左右,市凈率估值均值1.5倍左右;市盈率估值區間在5~20倍,市凈率估值區間在1~2倍。
從美國經驗看,龍頭房企高的相對收益或許未必由本身估值提升產生,更多是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取的規模效應,使盈利快速增長。
建議配置龍頭公司
我國房地產已經進入集中度提升時代,根據美國歷史龍頭企業在集中度提升過程中保持相對較高估值的經驗。目前看,A股市場中只有龍頭企業未來的盈利最具確定性,且具估值相對優勢。因此建議配置龍頭地產買入萬科、保利等龍頭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