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閱讀新聞
閱讀新聞目前,扎堆于沌口開發區的汽車相關企業已有180多家,集群式帶動了整個產業發展,但和國內其他汽車產業基地一樣,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核心零部件企業卻非常稀有。研發需要一定的時間。
武漢開發區經發局副局長嚴士成分析,除了輪胎等產業出于環保考慮暫時沒有引入外,如變速箱、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缺失,實則是由于國內研發水平有限,這也是未來的十年武漢甚至國內整個汽車配套產業,需要惡補的功課。排污泵 消防切線泵 GDL管道式多級泵 WQ潛水排污泵 恒壓切線泵
于是,華中模具城應運而生。
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透露,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速度和該區域相關產業上游模具發展速度的比例為100:1,足以看出產業發展與相關模具行業的密切關系。據了解,2010年全國模具行業年產銷值在1120億元以上,而武漢僅20億元,上個世紀60年代赫赫有名的漢產模具裝備,如今已明顯滯后。
位于沌口開發區的東風模具沖壓技術有限公司,和一汽、天汽等下屬企業并稱該行業的國內四大頂尖工廠。但其1.2億的年產值,面對武漢汽車市場年80億的需求量,顯得有些獨木難支。
模具研發水平能掌控行業發展速度。中國模具協會副理事長李建華介紹,單論研發技術,漢企并不落于下風,主要是大型企業數量過少。在國外,一般新產品上市的前五年,模具產品就提前開始研發,而在我國,更新換代過慢。
李建華透露,近日省政府已召開業內研討會,商討振興武漢模具產業,預計政府每年投入3000萬-5000萬元資金,吸引20家左右大型模具企業入駐武漢,形成模具國際工業園。隨著武漢模具產業邁開復興之路,汽車配套產業發展會迎來一次大的提速。
立足孝感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近兩年來,孝感市新引進和新投資的武漢項目達到691個,總投資312.6億元。武漢大項目落戶孝感,催生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衛星城。
華中模具城共有六大功能分區:科技創新區:是專為企業創業者提供研發或生產的區域;模具制造區:是為適應模具生產大(模具品牌企業)、中、小型企業而規劃的區域;模具工貿區:是專為模鋼、模坯交易市場,模具機械設備交易市場,模具工量具交易市場等專業市場而規劃;模具材料加工區;模具五金機電設備區;綜合配套服務區。綜合配套服務辦公區(包括商務中心、公寓和信息培訓中心大樓等)功能區。
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以下簡稱新《目錄》)已于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根據新《目錄》政策,孝感市已對今后引進外資的方向作了相應調整。
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介紹,與2007年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相比,新《目錄》最大的不同是,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現代服務業成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汽車整車制造、多晶硅等條目從鼓勵類中被刪除。總體來說,新《目錄》放寬外資準入行業限制和股比限制,鼓勵外商投資五金、塑料、模具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時,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
隨著“1 8”武漢城市圈戰略的實施,孝感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全面投入兩型社會建設。羅百輝表示,新《目錄》的發布為孝感市今后引進外資指明了方向,華中模具城將充分用好新修訂實施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結合孝感市自身的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除了引進大型民營模具企業,建立國家級孵化器(孵化器是一種新型社會經濟組織,降低創業企業的風險和成本,提高企業成活率和成功率)。
目前,孝感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孵化面積已達3萬平方米,累計孵化企業168家,申請認定國家級孵化器須具備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場地使用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可自主支配場地內的在孵企業80家以上、累計畢業企業25家以上等多項條件。)還將著力引進外資汽車模具、IT電子模具、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承接產業轉移機遇助力中部崛起
孝感市委書記黃關春指出,要大力構造區域經濟特色,加強區域經濟合作,重點是加強同武漢城市圈的合作,堅持依托武漢、積極服務武漢、主動融入武漢。
他說,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大武漢的輻射帶動作用。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透露,沿海地區有近20個行業正在加速向內地轉移,其中機械加工業占21.8%,玩具業占17.6%,儀器儀表、塑膠、模具占7.6%,食品和電子信息產業也陸續開始轉移。
對于孝感來說,如何踩著產業轉移的鼓點舞動呢?羅百輝認為,孝感具有其他地區無法取代的專有優勢,比如可以利用靠近武漢天河機場的區位發展臨空經濟。另外,孝感的自然資源、農業資源也不可低估,將這些資源嫁接到工業產業鏈,孝感就可以實現兩條腿走路,增強工業發展的穩定性。
同時,孝感擁有沿海地區發展初期不具備的初始優勢,那就是其承接轉移的能力已經相當高,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和產業前來聚積。
展望未來,羅百輝認為,沿海地區用不到30年的時間變成了世界制造業中心,華中模具城用更短的時間將中部制造業中心搭建起來,中部崛起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