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化、中小企業信息化、產業集群兩化融合發展,不僅是現階段推進經濟領域信息化的四項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
5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
普及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 “面對我國數量巨大的小型、微型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對于組織零散資源、形成有效生產與服務能力,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改善民生、帶動就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朱宏任在談到電子商務對于中小企業信息化的作用時說。
根據《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經常性應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將達到中小企業總數的60%以上。網絡零售交易額將突破3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超過9%。
“從總量上看,企業間電子商務(B2B)仍是‘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發展的重點領域,也是我們推動工作的重點。”朱宏任同時強調,發展企業間電子商務,尤其要從深化大型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和普及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這兩個方向切入,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果的重要作用。
在普及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方面,鼓勵中小企業應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在線銷售、采購等活動,提高生產經營和流通效率。與此同時,引導中小企業積極融入龍頭企業的電子商務購銷體系,發揮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專業化生產、協作配套作用。
排污泵 消防切線泵 GDL管道式多級泵 WQ潛水排污泵 恒壓切線泵 完善物流產業鏈信息技術整合 “物流在現代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企業制造業經營之外的一個重要的新型利潤來源。在構建、打造一個完整產業鏈的過程中,物流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控制并且把握的一個最重要的經濟發展環節。”朱宏任表示。
如今,物流相關信息服務業和信息技術不斷創新發展,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實際上我們可以說,信息化領域每一個新技術的發展和每一個新技術的應用都在物流領域中取得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像現在推動的云服務以及移動通信等這些手段,從其剛剛誕生之日起,他們就在物流領域找到了發展的一席之地。”
“同時由于這些新技術、新的技術方式引入,也使物流業的效率大大提高。”朱宏任稱,現代物流、物流信息化的發展還遠沒有達到一個要停止、飽和的階段。
“十二五”期間,推進物流信息化發展的目標是初步建立起與國家現代物流體系相適應和協調發展的物流信息化體系,使得信息技術在物流活動中的創新應用水平和支撐保障能力明顯提高,為信息化帶動物流發展奠定基礎。
具體包括:重點物流行業的電子單證得到廣泛應用,基本實現物流信息協同;物流企業和企業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物流全程可視化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等。
新興信息技術助力中小企業轉型
中小企業信息化不僅是中小企業尋求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國內外的典型案例和統計數據證明,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中小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創新、擴展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朱宏任分析說,一個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比較高,就有利于這個企業能夠從各個方面更快地獲取市場信息、供求信息以及各方的資源,取得較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因此,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的中小企業也更容易擺脫危機等不利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從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系統看,中型企業財務系統使用比例最高,達到56.79%;小微型企業則在辦公和銷售管理方面更加注重信息化系統的應用,45.69%的小型企業和36.41%的微型企業應用了辦公管理系統,38.19%的小型企業和31.16%的微型企業應用了銷售管理系統。“這一方面說明了在中小企業中,小微型企業對信息化有迫切的渴望和需要,另一方面也說明,專門適應小微型企業需要的管理、銷售信息化應用模式還有待各方面積極的開發,使這方面能夠在目前的基礎上得到更大、更快的躍升。”朱宏任分析。
按照工信部發布的《“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提出的目標,“十二五”期間,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將顯著提高。其中,中小企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發、管理和生產控制的比例達到45%,利用電子商務開展采購、銷售等業務的比例達到40%。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基本建立。
立足共性推產業集群兩化融合
產業集群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形態。“產業集群有各種不同的形態,我們覺得一方面是縱向的整合,由龍頭企業帶動一批配套的企業,這是重要的形式;另一方面是橫向的整合,具體是指將功能相近、手段相仿的企業集聚在一起,使得生產成本、資源的獲取都可以極大地提高效率。”朱宏任表示,橫向和縱向的產業集群都是我們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最為重要的應用領域。
當前,不少地區和行業將產業集群兩化融合作為兩化融合工作的重要內容。山東、江蘇、河北、廣東、浙江等產業集群發展好的地方,往往也是兩化融合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區域。這些地區通過實施推進產業集群兩化融合等措施,提高了產業集群的發展質量,取得了明顯成效。
朱宏任表示,在產業集群兩化融合方面,要把立足于產業集群的共性需要作為一個重要的切入點,針對瓶頸問題和關鍵環節,把握集群的發展階段和發展需求。與此同時,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引導生產性信息服務業向工業園區等產業集群集聚。除此以外,還要強化引導、營造環境,努力推進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