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閱讀新聞
閱讀新聞傳統的用電淡季如今呈現用電緊張,多個省市出現缺煤停機或錯峰用電,多地“電荒”的提前到來提醒人們,立足長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是燃眉之急。
與往年相比,今年“電荒”提前到來固然是社會需求旺盛、電力跨區輸送能力有限、煤電價格機制不順等原因造成的,但從長遠來看,則是“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屢禁不止,粗放型增長方式對資源、能源索取加劇的一次集中體現。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化工、建材、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四大重點行業用電量就占到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三成以上,其他一些耗能行為的用電量也呈現較快增長。
對能源資源的需求限制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是落實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重要年份,正視“電荒”提前降臨的警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減少對能源資源的過度依賴,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能是一句空話。排污泵 消防切線泵 GDL管道式多級泵 WQ潛水排污泵 恒壓切線泵
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盡力減少“電荒”消極影響,須從短期與長遠做好統籌兼顧。當前,要通過優化電力供應和用電結構,提高電力資源的使用效率,優先保證居民生活用電和醫院等重要機構用電。同時,積極推動理順煤電價格關系這一老問題,在保持煤炭、電力價格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電力供應能力。
加強轉變發展方式的監督檢查,將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政策穩步分解落到實處,遏制“兩高”行業過快增長,才能防止“電荒”持續蔓延,避免年終為完成指標“拉閘限電”的鬧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