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閱讀新聞
閱讀新聞
1989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湖南益陽小伙王偉,揣著創業夢想來到惠州。在德賽集團工作的9年時間里,王偉從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成為德賽下屬一家企業的副總。1998年,剛滿30歲的王偉不顧家人的反對,拋棄金領職業,成立了只有3名員工的三協精密有限公司。10多年后,公司員工超過1000人,擁有各類技術人員近200人。該公司2010年被評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 2007年8月,該公司的磁電產品電磁泵推向市場,電磁泵技術的研發成功,打破了德國品牌對電磁泵技術的壟斷地位,填補了我國在蒸汽類家電領域核心部件電磁泵技術與產品上的空白。但是成功的背后也付出了巨大的艱辛。為了攻克技術難關,公司技術團隊花了4年時間,累計投入研發經費800多萬元。為了完成密封圈和彈簧兩個核心部件開發,選用了25種橡膠和70多種彈簧材料,分別做了400和 1700多次試驗,屢敗屢戰,但最后還是獲得成功。 最讓王偉難忘的是2006年。那年,公司獲得了索尼PSP機芯核心部件的開發合同。“當時我們認為很簡單,但是接了單以后發現很復雜,PSP其實是一個迷你DVD-ROM,其機芯的核心部件基本上包含了日本最先進的微米級制造技術。我們的競爭對手是日本精密制造行業的泰斗,在超精密沖壓及模內注塑方面積累了20多年的經驗,而我們接觸精度0.05毫米級模內注塑技術也不過兩年。”為了爭取索尼這個客戶,王偉及研發隊伍每天只睡4~5個小時。期間,該公司光是試制就扔掉了10多套模具,每一套的成本都要幾十萬元。 就如何引進及留住研發人才,王偉說:“有時候一名特殊的技術人才可以為企業創造很好的業績,在我們公司,優秀人才是我的合作伙伴和戰友。”為了給每一名研發人員提供創業平臺,該公司所有項目都實行項目負責人制。他們除了享受正常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外,如果項目成功,技術團隊可以分享項目帶來收益的20%。 |